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工信息 >> 正文

校务信息公开目录
领导分工
校务公开服务
2011年第08期

第8期

(总178期)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本 期 要 目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院士莅校访问

我校隆重召开2010年度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

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

我校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隆重开幕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莅临我校作专题讲座

格莱姆瑟教授大师班暨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院士莅校访问

4月1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一行三人访问我校。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欢迎仪式。校长邹友峰、副校长张战营,教务处处长赵俊伟,国际处处长罗绍河、副处长王秋梅,土木学院院长刘希亮等出席仪式。报告会由副校长张战营主持。

欢迎仪式上,邹友峰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对来自宝岛台湾的杨永斌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之后,邹友峰向客人简要回顾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重点介绍了我校办学规模、条件、特色和教学科研成果,并表达了加强与云林科技大学合作的愿望。杨永斌在盛赞我校跨越式发展之后,介绍了台湾高校的概况以及云林科技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发展状况。他说,近几年大陆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强劲且繁荣;相比较而言,台湾地区的发展进入相对平缓期,高校也是如此。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在两校之间搭建师生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拓宽沟通渠道,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双方共赢发展。最后,杨永斌诚挚邀请邹友峰校长在方便时访问云林科技大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双方互换了礼品并合影留念。

欢迎仪式之后,杨永斌在圆形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我的成长历程与反思”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从“孝”字的写法开始,讲述了“孝”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自己对待父母、家庭、师长和学生的做法,为广大年青学子指明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向。报告语言朴实简明,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精彩感人,多次赢得在场师生掌声。

19日上午,杨永斌和云林科技大学洪肇嘉教授还分别到土木学院和资环学院与该院师生进行交流。

我校隆重召开2010年度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

暨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

4月19日下午,我校2010年度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暨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隆重召开。校党政领导周志远、周英、张战营、张锟,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七百余名团员青年代表参加了会议。表彰大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陈昊主持。

下午4时整,大会伴着雄壮的国歌正式拉开帷幕。会上,校团委副书记陈昊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年度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教务处处长赵俊伟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随后,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与会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交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冯平就我校2010年度的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2011年共青团的重点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冯平说,2011年是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共青团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带团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指导思想和“突出核心目标,把握根本任务,抓好重点工作”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勇于发展创新,抢抓机遇、奋发向上,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推动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副校长周英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简单回顾了我校在2010年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物质基础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在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周英还对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积极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二是鼓励广大教师要热心参与、精心指导,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希望青年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最后,周英深切希望理工学子刻苦地学习科学知识,主动地投身科学实践,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谱写辉煌壮丽的篇章!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周志远代表校党委向受表彰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讲话。周志远指出,2010年作为我校新百年辉煌前进的第一年,我校共青团工作步伐坚实、成绩卓著,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对于学校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有重要意义。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提出希望:一是,各级团组织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二是,各级共青团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服务青年的本领;三是,共青团员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勇于奉献。讲话中,周志远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在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的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我校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隆重开幕

新雨初霁,四月理工暮春彰魅力;盛会始开,万名学子赛场竞风流。4月21日上午,我校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在南校区新体育场隆重开幕。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主任罗卫民,河南省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峻,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乔学达,焦作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立,校党委书记王少安,校长邹友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傅恒志,校领导周志远、卫中玲、张战营、王裕清、张锟、景国勋、杨建堂,校长助理丁安民等出席开幕式。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与万名师生一起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明主持。

迎着和煦的春风,激情洋溢的《运动员进行曲》徜徉在体育场内,以国旗护卫队为先导,彩旗队、花束队、裁判员队、医疗服务队与我校20个学院及相关部门的27个方阵代表队逐一步入会场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方阵队员们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饱满地经过主席台,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各代表队以富有特色队列变换,拼出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图案,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将整个会场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随后,在雄壮激昂的国歌中,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在万名师生的注目下迎着朝阳徐徐升起。

开幕式上,校长邹友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本次运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筹备本次运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表示诚挚的慰问。邹友峰表示,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邹友峰指出,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华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连年攀升,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在去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单位”。邹友峰强调,学校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作出更多贡献。最后,邹友峰就此次运动会向广大师生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全体运动员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二是希望全体裁判员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公正执法、合理判罚;三是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使本届体育节和运动会成为文明、热烈、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

接着,运动员代表黄杰和裁判员代表刘红波庄重宣誓。

在欢乐而肃穆的氛围中,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宣布: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开幕。顿时礼炮隆鸣、烟花齐放、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体育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本次运动会为期三天,将在70个项目(学生组33个,教工组37个)中展开激烈的角逐,同时还将评出14个“精神文明奖”(学生组8个,教工组6个)。

本届体育节从3月10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体育节的隆重召开不仅促进了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也将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论及有效期延长申请审核结论的通知》,我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3年(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

2010年10月12日至14日,我校采矿工程接受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的现场考查。专家组在现场考查中,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召开座谈会、考察实验室及学生实习基地等形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就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等七项专业认证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采矿工程专业是我校第一个接受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认证并顺利通过认证的专业,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影响力,对于推动提高我校本科工程教育质量、本科生就业率和就业能力,实现我校与国际间学位互认,适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学术动态

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莅临我校作专题讲座。4月15日晚,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应邀在我校南校区圆形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当代文学漫谈” 的专题讲座。

格莱姆瑟教授大师班暨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我校成功举办。4月18日晚,德国著名钢琴家格莱姆瑟教授钢琴独奏音乐会在我校南校区明德楼音乐厅举行,近千名师生观看了演出,六位学生现场接受了指导。

河南焦作 高新区 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0] Tel:0391-3987001 3987011 Fax:0391-3987001
版权所有 2009 河南理工大学校务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