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2年第10期
第10期 (总207期) 二○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本 期 要 目
● 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颁奖仪式 暨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典型首场青春励志会在我 校成功举行 ●教育部、总参谋部督查组莅校检查2012年应届毕业生 入伍预征工作 ●我校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行政学院李雪峰教授莅校作学术报告
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颁奖仪式暨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典型 首场青春励志会在学校成功举行 ——徐继超副省长为我校颁发“挑战杯”奖杯 5月31日,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颁奖仪式暨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典型首场青春励志会在学校举行。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团省委书记侯红、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焦作市市长孙立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甄、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宝红、团省委副书记孙巍峰、省学联主席郑若琰和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副书记周志远、副校长张战营、张锟等出席仪式。大赛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600余人参加大会。 副省长徐济超在颁奖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自2001年举办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及人才培养效益,已成为大学生交流创业体验、相互学习提高的实战练兵场,展示当代大学生创新才华和时代风采的大舞台,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创新事业蓬勃发展的空前盛会,服务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徐济超强调,广大青年学生要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创业建功带来的重大机遇,把创业目标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把创业方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道路结合起来,把创业着力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主线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参与创业实践,夯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创业建功的发展根基,用实际行动带领基层群众共同创业,实现自我发展和共同致富的双赢,诠释当代青年学生的时代风采。徐济超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不断加强资源统筹协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营造浓厚创业氛围,积极促进大学生扎根基层,创业发展。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组织部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干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出台了多项举措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一线经受锻炼,成长成才。事实证明,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广大青年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宗义强调,希望更多大学生在投身基层一线中成长成才;希望更多大学生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希望更多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有所作为。 团省委书记侯红在主持颁奖仪式时指出,“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素质、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侯红要求,各级团学组织要强化典型示范,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在基层实践创业梦想;要搭建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要提供创业扶持,努力构筑促进大学生基层创业的开放式服务体系,团结带领广大大学生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在颁奖典礼上致辞。他指出,创业是青年大学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重要课堂,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富有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及团省委、省教育厅和有关厅局高度重视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已成为河南高教界重要的品牌赛事活动,正在并将深刻影响大学教育的使命与走向。王少安表示,河南理工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将以本次大赛为新的起点,全面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为学生成就创新创业人生、不断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在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之后,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典型首场青春励志会拉开帷幕,胡星等5名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典型为大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了创业经验,并与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本届“挑战杯”竞赛,全省共有38所高校的123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最终评出特等奖24件、金奖56件、银奖78件、铜奖146件。我校获得竞赛“挑战杯”,郑州大学等9所高校获得竞赛“优胜杯”,安阳师范学院等21所高校获得竞赛“优秀组织奖”,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高校获得“高职高专参与奖”。本届竞赛首次举办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共评出20个“虚拟运营专项奖”。 教育部、总参谋部督查组 莅校检查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 6月7日下午,教育部、总参谋部2012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督查组一行6人,在督查组组长、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继栋的带领下,莅临学校检查指导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学校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2012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督查汇报会,校长邹友峰、校党委副书记周志远出席汇报会,焦作军分区和我校学生处、招办、就业中心、武装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校长邹友峰在会上对督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邹友峰指出,征集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将在教育部、总参谋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确保毕业生入伍预征任务的圆满完成。 校党委副书记周志远在从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预征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预征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建议等4个方面向督查组作了专题汇报。 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继栋代表督查组对我校预征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生预征工作机制健全、组织严密、宣传到位、服务周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张继栋表示,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预征宣传发动工作,完善预征工作长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征兵中的有关问题,做好军地工作衔接,减少预征对象流失,推动预征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新贡献。 我校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月11日,校长邹友峰率团访问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并与同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煤集团在集团会议室隆重举行欢迎暨签字仪式,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郭金刚,副总经理蒋煜,学校校长邹友峰,副校长周英出席签字仪式,同煤集团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签字仪式。 郭金刚在仪式上对河南理工大学一行访问同煤集团表示热烈欢迎。在介绍同煤集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后,他指出,集团确立了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和资产总额2000亿元,实现以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为主的八大产业多元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始终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办学方向,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众多优势,这为双方今后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表示,同煤集团与河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以此次协议签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邹友峰对同煤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同煤集团是我国煤炭企业的排头兵和典型代表,为新中国煤炭工业建立成长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有着百年积淀的高等院校,河南理工大学在成长壮大和跨越发展中,与同煤集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深厚的友谊。他强调,推进科技进步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职责,学校将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利用已有学科、科研创新平台为同煤集团做好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积极协助同煤在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他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依托,希望同煤集团与学校在现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将双方的关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共同为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邹友峰与同煤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郭金刚共同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 战略合作协议指出,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培训、学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优秀毕业生输送与接收、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管理与技术人员兼职挂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同煤集团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支持河南理工大学办学,促进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一是优先接收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二是积极与学校开展协同创新;三是积极为学校科技成果转让、推广提供条件;四是接收学校学生实习、实践;五是优先委托学校开展安全培训等继续教育工作。河南理工大学将进一步支持同煤集团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集团的整体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一是积极向集团推荐优秀毕业生;二是做好集团员工继续教育工作;三是积极为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开展合作科研,优先向集团转让科技成果;四是积极支持集团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五是聘任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 学术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我校张富文博士申报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研究”项目获准立项,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类青年项目。 国家行政学院李雪峰教授莅校作学术报告。6月6日下午,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雪峰应邀在南校区明德楼一楼会议室为学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美国综合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动态与启示”的学术报告。
|
河南焦作 高新区 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0] Tel:0391-3987001 3987011 Fax:0391-3987001 |
版权所有 2009 河南理工大学校务公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