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主页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评选第二届“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的通知
供稿: kjc 时间: 2008-05-19 次数:

关于评选第二届“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联合主办的“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活动现在开始进行,现将有关评选事项通知你们,请积极组织申报。

一、评奖范围

1. 科普图书: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图书,包括著作、编选作品、翻译图书、编译图书、画册等。

2. 报刊科普作品: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短篇科普作品,以及取得显著成效的科普论文、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等。

3. 广播电视科普节目: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发的原创科普节目。

4. 丛书、套书:丛书(或称文库,每个选题各自独立成本)每个选题为一种。套书(几本为一套,合成一个体系)每套为一种,只有全部完成出版后方可参评。

5.科普音像制品、图片:2003年5月至2008年1月期间正规出版社出版的CD、VCD、DVD、录音带、录像磁带等科普音像制品以及科普图片。

6.外文科普作品、少数民族文字科普作品暂不参加本次评奖活动。

二、作品参评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主题思想和内容健康向上,能启迪智慧,激励人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作品。

2.在普及科技知识,宣传科技成果,培育科技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作品。

3.图书编校质量必须达到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合格品标准。上报图书要附上当地出版管理部门的质检证明。

4.作品受众面广,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附有关证明材料)。

三、评选分类及设奖等级

本次奖项分为新闻类、图书类、文学类、音像类(含摄影作品)、论文类五个类别,每个类别拟评获奖作品若干篇,具体分配如下:

新闻类(含报刊、广电节目):一等奖50篇,二等奖100篇,三等奖300篇,优秀奖若干篇。

图书类(含各种非纯文学科技图书):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300种,优秀奖若干种(含编辑奖)。

文学类(含各种科技类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一等奖50篇,二等奖100篇,三等奖300篇,优秀奖若干篇(含编辑奖)。

音像类(含CD、VCD、DVD、录音带、录像磁带、摄影作品等):一等奖50篇,二等奖100篇,三等奖300篇,优秀奖若干篇(含编辑奖)。

论文类(含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等):一等奖80篇,二等奖200篇,三等奖500篇,优秀奖若干篇。

四、奖励办法

本次评选以精神奖励为主,颁发获奖证书。凡一等奖作品可推荐参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五、申报要求

1.材料要求:申报者认真填写申报表,成果和评选申报表各一式5份(含1份原件),广播、电视作品文字稿5份并附录像带(1/2家用)1盘。每项成果装入1个档案袋内,并标明成果名称、成果形式、申报人及申报单位。

2.参评费用:每篇(每件)200元。

3.上报时间:各单位将老师申报材料汇总后于2008年7月10日前报送科技处人文社科管理科(综合楼322房间)。

联系人:黄建军;联系电话:3987245。

科技处

2008.5.16

附件:第二届“河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申报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