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目录 >> 教学科研 >> 正文

校务信息公开目录
领导分工
校务公开服务
2025年上半年教学工作

(一)教学管理工作

开设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6422门次,办理了全校约28万余人次的选课工作。8552名学生获得毕业资格,8535名学生获得学位资格,2名专科学生获得毕业资格。完成5个大类分专业、3个专业分方向以及1个拔尖人才班选拔共计1234名学生的学籍变动工作,为702名学生办理了休学、复学、转专业及退学等各类学籍异动。

(二)教学改革工作

1. 洞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制定印发《河南理工大学关于制(修)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学院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变革新形势,组织对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科学系统制(修)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印发《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印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2. 持续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研究项目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

3.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河南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通知》要求,组织做好案例遴选推荐工作,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获批省级“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1项。

(三)专业建设工作

1.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获批增设“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智慧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个本科专业。

2. 规范学位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根据省学位委员会工作安排,组织对2024年首批招生的“智能建造”“数字经济”两个本科专业进行学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

3. 推动微专业建设,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定印发《河南理工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微专业遴选建设工作通知》,首批遴选建设10个微专业。

(四)课程建设工作

1. 推进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制定印发《河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1+N+X”三层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深化人工智能与课程交叉融合,强化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2. 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启动2025年度本科智慧课程遴选建设工作,打造一批可示范、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课”标杆,立项建设78门本科智慧课程,其中重点资助立项课程23门,一般资助立项课程39门,指导性立项课程16门,持续提升学校本科课程建设质量。

3. 组织通识选修课程建设工作。依据《河南理工大学“博理”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设7大模块、405门通识选修课程,进一步丰富完善课程体系。

(五)实践教学工作

1. 做好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确保实践教学平稳有序运行。开设实验课程1679门次、编排实验14133次,开放实验用房26间、预约2435人次,实验督导167人次,完成352门次实习课程和14972人次学生实习信息报送。

2. 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对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查重评阅、答辩规范、装订要求及优秀论文评选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部署,全面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切实保障并持续提升毕业论文(设计)整体质量。

3. 制定印发《河南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发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4. 印发《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规范AI工具使用的通知》,强化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5. 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组织选拔工作。启动2025年大赛重点项目精准培育计划,提前布局,选拔潜力项目进行重点孵化。印发《河南理工大学关于举办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通知》,明确政策导向,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本届大赛报名参赛项目共计9113项,推荐94项优秀项目参加省决赛,推荐9项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

6.扎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和结题工作。组织对2023年度立项及往年延期结题的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共计120项进行结题验收;开展2025年度项目申报工作,获批国家级项目34项、省级62项,立项校级项目140项,其中重点项目96项、一般项目44项。

7. 学校与河南能源人力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共同牵头,成立“全国数智绿色矿山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六)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1. 修订《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构建多元协同、科学规范的年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与职称评审机制衔接,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由单一管理功能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2. 修订《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管理办法》,整合竞赛类型,优化校、省、国家三级赛事机制,增强赛事衔接性、权威性与影响力。

3. 高质量完成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选拔与推荐工作。荣获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6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7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张丽教师团队荣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一等奖,取得河南省高校高级职称教师在此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4. 制定印发《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教学督导职责与工作要求。全校累计开展理论课听课2104人次、实验教学督导163人次,其中校级教学督导组理论听课540人次,学院督导组及职能部门听课1564人次。

5. 加强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第十四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8名获奖教师,进一步激发教师本科教学热情。

6. 完成河南省高等学校2024年度本科专业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工作,包括数据采集、核查、反馈与修订,为学校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7. 完成教育部部校数据网络2024年节点数据上报,依据统一采集模型进行数据准备与校验,形成最终上报数据,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七)审核评估工作

制定印发《关于报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中期进展报告的通知》,建立整改台账,督促各单位系统梳理审核评估以来的整改进展,总结阶段性成果,分析现存问题,明确下一阶段整改计划,确保整改工作有效推进,助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八)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

共选用规划教材及优秀教材894种,规划教材选用率约76.5%,基本实现共享国家优秀教育资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九)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1. 学校原创微电影作品《桐·禄》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长视频组一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荣获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河南省一等奖2项。

2. 举办多场名家讲坛、名画高仿精品展、美育+思政优秀微视频·戏剧作品展演、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中国画艺术沙龙系列活动。协助完成2025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情景剧《共筑车间安全生态》的选题、脚本创作和选角等相关工作,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河南焦作 高新区 世纪大道2001号 [454000] Tel:0391-3987001 3987011 Fax:0391-3987001
版权所有 2009 河南理工大学校务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