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主页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王新宇同志参与申报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的材料公示
供稿: 胡治国 时间: 2018-04-03 次数:

根据《关于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陕科成发〔2018〕20号)相关要求,对我校王新宇同志参与申报的“邻近既有线隧道爆破开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报奖材料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内容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完成人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

公示日期:2018年4月3日至4月9日。

科技处

2018-4-3

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

一、项目名称

邻近既有线隧道爆破开挖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二、项目简介

中国是世界上隧道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隧道在建里程最长的国家。由于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规划的限制,以及交通发展带来的复线建设需求,新建隧道邻近既有运营隧道的情况成为不可回避的工程问题。

邻近既有线隧道的爆破开挖是目前隧道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新建隧道邻近既有隧道包括三种类型:下穿既有隧道、邻近既有隧道、上跨既有隧道。该类工程包含了两个互为制约的工程难题,一是如何保证新建隧道爆破控制下的开挖效率;二是如何将邻近爆破对既有隧道结构损伤控制在规范许可的范围,保证既有隧道低响应下的正常运营。解决这两个工程难题,需要三个方面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创新,一是隧道开挖的爆破控制技术,二是节理岩体中的波传播规律,三是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评价与加固处置技术。

自2009年起,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留学国国人员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项目和中铁电气化局委托项目的支持下,针对邻近既有线隧道的爆破开挖问题,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建立了单节理的非线性位移不连续模型,提出了时域分析的求解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运算,通过迭代计算即可求出透射波和反射波的数值解。系统研究了应力波入射角度、节理变形非线性、节理张开宽度、节理剪切滑移等因素对波传播的影响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为爆破振动控制和既有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评价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2)针对翠华山隧道下穿既有小峪隧道工程,开展了爆破药量控制、不耦合装药与微差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控制技术研究,给出了下穿工程中药量、不耦合系数与微差时间的优化参数。基于临空面对弱化爆破振动的优化分析,提出了邻近侧小炮开挖先行、背离侧主炮开挖跟进的施工方案,为翠华山隧道下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3)开展了既有小峪隧道和小瓢沟Ⅰ号隧道的动力响应研究,获得了小峪隧道和小瓢沟Ⅰ号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提出了衬砌背后钻孔注浆处理病害、自进式锚杆全断面加固与钢拱架加固相结合的既有隧道加固方案,为既有线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无相关加固规范的情况下,为类似工程中既有隧道的加固处置提供了技术与工程借鉴。

课题组出版《隧道工艺力学》专著1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研究成果在西康二线翠华山隧道、小瓢沟隧道、新两河关隧道、新铜羊沟隧道、新小河隧道、镇安隧道等工程的爆破开挖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在建隧道的爆破开挖、邻近既有隧道的加固和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7738万元。经中国公路学会专家评议,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隧道工艺力学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过本项目研究,培养了一批隧道技术人才,包括博士3人,硕士21人。

三、客观评价

邻近既有隧道爆破开挖是目前隧道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项目和中铁电气化局委托项目的支持下,针对邻近既有隧道爆破开挖面临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了节理岩体中波传播规律、给出了爆破控制技术的关键影响参数、提出了既有隧道加固措施,并顺利完成了相关项目验收和鉴定工作。

1.中国公路学会鉴定意见

2017年3月30日,中国公路学会在西安召开了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与本课题相关的评价意见及结论有:

揭示了节理岩体中爆炸波传播的理论规律与围岩的损伤机理,提出了爆破控制参数,并在隧道爆破工程中得到验证。

首次提出了隧道工艺力学的概念,建立了隧道工艺力学理论体系。

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隧道工艺力学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工程应用评价

课题组提出的综合爆破技术在中铁电气化局西康二线西铁工程项目部承建的翠华山隧道和小瓢沟Ⅱ号隧道中应用。基于临空面对弱化爆破振动的优化分析,课题组提出邻近侧小炮开挖先行,背离侧主炮开挖跟进的施工方案,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效果。在既有隧道衬砌背后通过钻孔注浆处理病害以及R32N自进式锚杆全断面加固既有隧道,保证了在建隧道的高效开挖和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与其他开挖方式相比,可节约成本投资和后期既有隧道维护费用约1942.5万元。

课题组提出的综合爆破技术在中铁十九局西康二线项目经理部承建的新小河隧道和新两河关隧道中应用,通过调整爆破药量、增加临空面、调整微差爆破时间等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效果;采用I16型钢钢架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保证了在建隧道的高效开挖和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与其他开挖方式相比,节约成本投资和后期既有隧道维护费用约3903.5万元。

课题组提出的综合爆破技术在中铁十二局西康铁路工程指挥部承建的新铜羊沟隧道和镇安关隧道中应用,通过调整爆破药量、调整微差爆破时间和不耦合装药系数等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爆破振动效果;采用I16型钢钢架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保证了在建隧道的高效开挖和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节约成本投资和后期既有隧道维护费用约1902万元。

3.国内、外查新情况

项目组委托“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8)”对下述课题研究内容和相关创新点进行了国内、外查新:

(1)建立节理岩体波传播的理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应力波在单个节理、多个节理和张开节理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节理变形非线性、节理张开宽度和节理剪切滑移等因素对波传播的影响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

(2)对影响爆破振动控制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爆破药量、微差爆破、临空面、不耦合装药等对隧道爆破振动控制的影响作用。提出多技术综合的爆破开挖方法,以减少新建隧道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振动响应;

(3)分析既有结构的振动响应机理,优化既有结构的加固方案,为既有构筑物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查新报告结论如下:

“从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国内、国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与本项目创新点完全相同未见报道。”

4.学术论文、专著及引用情况

通过研究,课题组出版《隧道工艺力学》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他引80多次。

四、主要知识产权目录(限10条,与推荐书主件一致)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专利有效状态

1

发明专利

一种隧道施工信息化动态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中国

ZL201210063334.4

2013-12-25

13272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宋林;王新宇;

乔汝佳;李晓照;陈福成

有权

2

发明专利

一种岩土工程注浆效果评价装置

中国

ZL201410626075.0

2015-03-25

24597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王新宇,熊阳阳,范艳国

有权

3

发明专利

一种发泡混凝土夹芯的防爆保温多功能板材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210241187.5

2014-08-20

14678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王新宇桂学张艳玲

有权

4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免钻孔安装用于监测隧道拱顶沉降的伞型轨道装置

中国

ZL201621240843.X

2017-05-17

61492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郑钦文、乔汝佳、方晓博、王明卿、刘涛、张林涛

有权

5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PSD的隧道运营期有轨自动监测装置

中国

ZL201621251528.7

2017-05-10

61277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郑钦文、乔汝佳、方晓博、王明卿、刘涛、张林涛

有权

6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沿链条式轨道实现隧道沉降自动化监测的PSD装置

中国

ZL2016212145479.6

2017-05-17

614706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乔汝佳、王明卿、张林涛、郑钦文、刘涛

有权

7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PSD传感器隧道拱顶沉降的自动化监测装置

中国

ZL201621251438.8

2017-05-24

61635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乔汝佳、张林涛、王明卿、郑钦文、刘涛

有权

8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泡沫混凝土夹芯的隧道防冻保温层

中国

ZL201320142764.5

2013-08-21

31130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

王新宇

有权

9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布有同心异径通孔的发泡水泥保温板材

中国

ZL201310100578.X

2013-8-21

311223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

王新宇

有权

10

实用新型专利

布有带檐同心异径管的复合发泡水泥保温隔热板

中国

ZL201320142920.8

2013-03-26

311334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邵珠山

王新宇

有权

五、推广应用情况(属于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准备此部分)

新建隧道邻近既有隧道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下穿既有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和邻近既有隧道。课题组从爆破振动控制效果、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既有隧道结构的振动响应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邻近既有隧道施工的综合爆破开挖技术。针对三种类型隧道的特征,给出了具体的邻近爆破开挖的关键参数和施工关键技术。在没有规范可依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邻近爆破条件的既有隧道加固措施,既实现了在建隧道的高效开挖,又保障了既有隧道的正常通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在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十九局和中铁十二局承建的西康二线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1、下穿既有隧道;

秦岭翠华山隧道在D1K66+210~+386段下穿既有线小峪隧道,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岩层净距约8.0m。新建隧道施工前,采用D24便梁对直接立交影响段内的既有隧道进行分段落两次加固。对K64+710~K64+780段内既有隧道衬砌背后钻孔压注水泥浆。采取R32N自进式锚杆对上跨小峪隧道进行全断面加固,锚杆长L-3.5m,间距@1.0×1.0m,梅花形布置。

新建隧道施工通过采取减少药量、增加临空面、调整微差爆破时间和不耦合装药系数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效果,保证了既有隧道的安全和正常通车,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上跨既有隧道

新两河关隧道在K192+230~K192+325段(既有线里程)上跨既有线隧道。新建隧道开挖前,采用I16型钢钢架,按1榀/m架设,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和课题研究成果,对爆破开挖方案进行优化,采用小孔掏槽以增加临空面,采用合理的微差爆破时间和不耦合系数,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在工期紧、任务中的情况,既保证了新建两河关隧道的安全高效掘进,又保证了既有隧道的正常安全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邻近既有隧道

新铜羊沟隧道、小瓢沟Ⅱ号隧道、新小河隧道和镇安隧道与既有隧道的距离均较近,最小净距在4.8~10米。较大的净距为20~40m。为确保既有隧道安全,在距离既有隧道稍远处进行爆破开挖时,对既有隧道衬砌背后钻孔压注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大于0.5Mpa。当在建隧道离既有隧道较近时,采用I16型钢钢架对既有衬砌进行加固,架设段落据新线施工进度确定,待新建结构稳定后拆除,继续向前倒用。

新建隧道施工过采取减少药量、增加临空面、调整微差爆破时间和不耦合装药系数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效果。基于临空面对弱化爆破振动的优化分析,提出了邻近侧小炮开挖先行、背离侧主炮开挖跟进的施工方案实现了新建隧道的高效安全开挖。同时保证了既有隧道的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名

邵珠山

排名

1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课题主要完成人,负责课题的立项和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指导完成了节理岩体中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工作,开展了爆破药量控制、不耦合装药与微差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控制技术和既有隧道的加固技术。对创新点1、2、3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完成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姓名

赵秋林

排名

2

行政职务

处副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课题主要完成人,负责课题的现场科研攻关及技术指导,指导后期成果应用。基于临空面对弱化爆破振动的优化分析,提出了小炮掏槽先行、主炮开挖跟进的施工方案,为在建隧道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提供技术指导。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姓名

袁溢

排名

3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2、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基于邻近爆破控制参数的数值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指导现场爆破开挖,为控制现场爆破振动效果和既有隧道监控量测做出了重要贡献。

姓名

宋林

排名

4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系统研究了节理变形非线性、节理张开宽度、节理剪切滑移等因素对波传播的影响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为爆破振动控制和既有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评价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姓名

王新宇

排名

5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讲师

工作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第3项创新点做出来重要贡献。开展了既有小峪隧道和小瓢沟Ⅰ号隧道的动力响应研究,获得了小峪隧道和小瓢沟Ⅰ号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为确保既有线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现场隧道爆破震动控制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姓名

谢君泰

排名

6

行政职务

处副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负责课题的现场科研攻关及技术指导。基于既有小瓢沟Ⅰ号隧道和小峪隧道的动力相应分析,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既有隧道加固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为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姓名

乔汝佳

排名

7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翠华山隧道下穿既有小峪隧道工程,开展了爆破药量控制、微差爆破时间和增加临空面数量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控制技术研究。给出了药量、微差时间等优化参数,分析了临空面对爆破振动的弱化作用,为翠华山隧道下穿小峪隧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姓名

王铁军

排名

8

行政职务

常务副指挥长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在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协调和负责研究成果在翠华山隧道的施工应用。

姓名

黄国涛

排名

9

行政职务

西安铁路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邻近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协调和负责研究成果在小瓢沟隧道中的施工应用。

姓名

李心平

排名

10

行政职务

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和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创新点2、3做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在建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协调和负责研究成果在新铜羊沟隧道、镇安隧道的施工应用。

七、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宋林、王新宇、乔汝佳是第一完成人的博士研究生,共同完成了邻近隧道爆破波传播的规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和既有隧道结构振动响应的相关研究工作,合作发表论文12篇。

赵秋林、袁溢、谢君泰作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研究人员,与第一完成人共同完成了既有隧道加固及邻近既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的研究和现场应用。

王铁军、黄国涛作为中铁电气化局西康二线西铁工程项目五分部的项目研究人员,与第一完成人共同完成了翠华山隧道、小瓢沟隧道爆破振动控制的相关研究工作。

李心平作为中铁十二局西康二线指挥部的项目研究人员,与第一完成人共同完成了新铜羊沟隧道和镇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

八、主要完成单位排序及贡献

单位名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排名

1

所在地

陕西西安

对本项目主要贡献:

全面负责项目立项、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直至项目成果评价等工作。研究了节理岩体中爆炸波传播的理论规律、围岩的损伤机理、邻近既有线爆破振动控制技术和既有隧道的加固技术。结合西康二线翠华山隧道、小瓢沟隧道的工程背景,对邻近既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参数和既有隧道的加固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创新点1、创新点2、创新点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九 完成单位合作关系说明(仅有一个完成单位的项目不要填写此部分内容)

十、主要论文专著目录(横版限20条,与推荐书主件一致)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刊号

作者

影响因子

年卷页码

发表时间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国内作者

SCI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知识产权是否归国内所有

1

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特性探析

煤炭学报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3.502

2011,36(s2):241-246

2011-09

宋林

宋林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0

16

2

考虑剪切滑移效应时节理岩体中剪切S波的传播特性探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王新宇

0.646

2011,43(4):495-499

2011-8

宋林

宋林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王新宇

0

2

3

非线性变形节理中纵波传播特性的理论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宋林

闫玉湛

韩八晓

刘建忠

邵珠山

0.577

2012,29(2):134-140

2012-4

宋林

宋林

宋林

闫玉湛

韩八晓

刘建忠

邵珠山

0

6

4

隧道爆破施工合理毫秒延期时间的数值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邵珠山

王新宇

乔汝佳

0.673

2015,11(4):1009-1015

2015-8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王新宇

乔汝佳

0

3

5

小净距隧道爆破振动危害的主动控制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邵珠山

李萍萍

王新宇

0.577

2014,31(2):231-235

2014-4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李萍萍

王新宇

1

5

6

小净距下穿铁路隧道爆破震动的响应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王新宇

邵珠山

乔汝佳

0.577

2013,30(4):528-532

2013-8

王新宇

王新宇

王新宇

邵珠山

乔汝佳

1

11

7

临空面对爆破震动强度影响的数值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邵珠山

乔汝佳

王新宇

0.673

2012,8(5):1053-1058

2012-10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乔汝佳

王新宇

0

9

8

水压爆破中波衰减规律及致裂机理的理论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邵珠山,杨跃宗,米俊峰,赵凡

0.646

2017,49(6):820-826

2017-12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杨跃宗

米俊峰

赵凡

0

0

9

脆性岩石渐进及蠕变失效特性宏细观力学模型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李晓照

邵珠山

2.06

2016,38(8):1391-1398

2016-8

李晓照

李晓照

李晓照

邵珠山

0

0

10

基于细观力学的脆性岩石蠕变损伤特性研究

固体力学学报

邵珠山

李晓照

0.722

2015,36(s):45-49

2015-10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李晓照

0

2

11

行车荷载对浅埋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邵珠山

范艳国

王新宇

0.577

2016,33(2):299-305

2016-4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范艳国

王新宇

0

2

12

马蹄形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反演分析的理论研究

现代隧道技术

王新宇

邵珠山

1.201

2014,51(6):83-88

2014-12

王新宇

王新宇

王新宇

邵珠山

0

2

13

基于反正切函数的西安黄土动本构模型

工程地质学报

张媛媛,邵珠山,齐晋阳

1.63

2017, 25(3):630-636

2017-3

邵珠山

张媛媛

张媛媛

邵珠山

齐晋阳

0

0

14

岩石准静态条件下加载过程中的非平衡效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王新宇邵珠山宋林

2.867

2016,35(s1):2749-2757

2016-5

王新宇

王新宇

王新宇

邵珠山

宋林

0

0

15

含水率与粗料含量对砾石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应用力学学报

邵珠山,申国强,王新宇

0.577

2015,32(2): 1-5

2015-4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申国强

王新宇

0

1

16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rock with single fractur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0

2011, 462-463:1134-1139

2011-01

邵珠山

宋林

宋林

邵珠山

吴敏哲

0

5

17

Hydro-elastic vibration of partially liquid-filled or partially liquid-surround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邵珠山

马国伟

0

2011, 462-463:1127-1133.

2011-1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马国伟

0

0

18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rmomechanical stresses of composite cylindrical panels.

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Shao ZS, Fan LF, Ma GW.

0.903

2010, 23(1): 111-137.

2010-1

马国伟

邵珠山

邵珠山

范立峰

马国伟

3

4

19

Free vibration analysis of laminated cylindrical shells by using of Fourier series expansion method.

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邵珠山,马国伟

0.903

2007, l20(6): 551-573.

2007-11

马国伟

邵珠山

邵珠山

马国伟

5

18

20

隧道工艺力学

科学出版社

邵珠山

0

2015,11

2015

邵珠山

邵珠山

邵珠山

0

0

十一、知情同意证明(扫描件,涉及项目需提供此部分扫描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