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胡治国 | 时间: 2017-05-22 | 次数: |
根据山东省科技奖励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由青岛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采动煤岩破断特征与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项目由青岛理工大学推荐申报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对我校贾天让同志参与申报报奖材料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内容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完成人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以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
公示日期:2017年5月22日至6月1日。
联系人:胡治国
联系方式:0391-3986253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处
2017年5月22日
附件: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采动煤岩破断特征与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研究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采动煤岩破断特征、裂隙演化与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及采动卸压瓦斯高效抽采技术。运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断裂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从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的力学机制出发,揭示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煤层群采动煤岩破断特征、裂隙时空演化及煤层渗透性变化规律和瓦斯运移机制等,建立了采动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体系,并在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开采过程中瓦斯灾害防治及瓦斯高效抽采方面推广与应用。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1.阐明了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的力学机制,揭示了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瓦斯富集区形成条件,使得煤层群开采瓦斯综合防治更具有针对性,为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采动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奠定了理论基础。
2.阐明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煤层群开采上覆岩层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模式,获取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不同应力分区内采动裂隙时空演化规律,揭示了采动扰动煤层瓦斯解吸渗流机制,提出了瓦斯富集渗透区分级方法。
3.构建了集采动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参数合理确定方法、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抽采钻孔快速成孔技术、采动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多重有效封孔技术、基于瓦斯含量和煤体膨胀量精准测定的抽采效果评价方法为一体的复杂地构造条件下采动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体系,并成功地应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工程实践中。
该项目共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项;编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3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4篇,EI检索论文20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3部。
该成果在我国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矿业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肥矿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官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岭子煤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山西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瓦斯灾害防治及瓦斯高效抽采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应用该成果后,瓦斯抽采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避免了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瓦斯资源高效抽采等具有长远的保障与示范意义。
二、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张子敏,贾天让,刘勇,谭志宏,闫江伟,钟福平,王蔚,张小兵.一种瓦斯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发明专利(ZL201310243882.X).
[2]贾天让(5/8).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AQ/T 1086-2011)2011.07.
[3]梁运培,陈结,王想,王晗,贾路行.单齿旋转切削破岩机理试验方法.发明专利(ZL201510756560.4).
[4]陈结,梁运培,张军伟,张振宇,易亮,姜德义,任松,刘戎,程艳飞,易胜利.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方法.发明专利(ZL201310691957.0).
[5]梁运培,王想,王清峰,王晗,贾路行.一种低转速旋转密封装置.发明专利(ZL201510757866.1).
[6]梁运培,罗永江,刘盛东,魏进涛,陈浩.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超前冷冻取样系统.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588028.6).
[7]梁运培,何将福,王晗,魏进涛,刘行.煤层群抽采瓦斯来源及气体流场分布双示踪测试井.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676094.9).
[8]贾天让(2/12).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S].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委员会,验收,2012.09.
[9]贾天让(4/13).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矿区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S].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委员会,验收,2012.09.
[10]梁运培.突出矿井生产风险辨识指标分析系统,计算机软件,2016SR3821.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5.贾天让
排序:5/12,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栏第一、二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贡献为阐明了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的力学机制,揭示了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瓦斯富集区形成条件,提出了瓦斯富集渗透区分级方法。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1)贾天让(13/13).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
(2)贾天让(4/5).平顶山矿区瓦斯治理保护层开采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2011;
(3)贾天让(3/5).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达标预测技术及在赵固一矿的应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三等奖,2015。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青岛理工大学: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青岛理工大学负责复杂地质构造控制下采动煤岩破断特征与瓦斯渗流机制研究、室内岩体力学参数试验、室内模型试验、灾害防治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贡献体现在:
(1)为本项目研究提供所需经费、实验室及相关仪器,还提供了室内建模所使用的计算机及FlAC-3D、UDEC等部分计算软件,组建相近专业的师生协助项目组按时、圆满的完成工作。
(2)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监督和指导,合理部署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实施设计、项目成果报告进行论证、审查,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完成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3)关于复杂地质构造控制下采动煤岩破断特征与瓦斯渗流机制的研究,进行了认真的综合分析,协助项目组不断完善工作方案、挖掘创新内容,并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本校指导、研讨。
(4)在相关领域对本项目成果进行了积极推广,除在省内推广应用外,还将成果向全国推广。
2.重庆大学: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重庆大学负责该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与思路的设计、现场测试及数据采集、大量的模拟试验、提供了部分计算软件和监测资料与数据等研究工作,主要贡献体现在:
(1)为本项目的大量现场测试和实施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及实验人员;充足的经费;各种现场试验测试设备,交通工具等。以保证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2)提供部分软件为项目大量的模拟计算、监测资料与数据的计算与整理、开发应用软件提供大量切实的帮助。
(3)负责复杂地质构造控制下采动煤岩卸压效果的现场监测,利用相似模拟实验系统为该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采动卸压效果方案的总体实施以及现场监测,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监测资料与数据。
3.河南理工大学: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参与该项目复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机制方面的现场测试、实验室物理模拟和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贡献体现在:
(1)为本项目的大量现场测试实验的实施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实验人员;大量经费;各种现场测试试验设备,交通工具等。确保了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2)提供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的部分软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计算与深入分析,为深入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控制机制及地质构造区煤与瓦斯突出超前预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4.山东科技大学: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山东科技大学参与现场测试工作布局、采动卸压模型建立、采动卸压瓦斯灾害防治体系开发及应用等研究工作,主要贡献体现在:
(1)提供了本项目研究所必需的部分经费,合理组织本单位技术力量参与项目实施,保证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2)为项目后勤、财务、人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并进行监管和指导,合理部署工作方案,合理使用研究经费,为项目组申报成果专利、提交研究论文等提供便利。
(3)参与现场测试工作布局、采动卸压模型建立、采动卸压防突体系开发及应用,进行了认真周密的分析和考虑,并给与大力支持,为本项目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料,使项目圆满完成,这对于项目系列成果的取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我单位与重庆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申报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如下:
1.合作项目为“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群采动煤岩破断特征与卸压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合作时间为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
2.完成人分别来自青岛理工大学(张拥军,撒占友,刘杰,杨登峰),重庆大学(梁运培、邹全乐、李波、李全贵、罗永江),河南理工大学(贾天让)和山东科技大学(张延松、谢军)。
3.研究过程中,各方发挥各自优势:我单位完成人张拥军,撒占友,刘杰和杨登峰主要负责本项目总体研究方案与思路的设计、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机制、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采动煤岩力学及渗流行为特征研究、数值模拟试验及室内模型试验等研究工作;重庆大学完成人梁运培、邹全乐、李波、李全贵和罗永江主要参与本项目总体研究方案与思路的设计、现场监测及数据采集,为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相关大量的监测资料与数据等;河南理工大学完成人贾天让主要负责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的力学机制、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瓦斯富集区形成条件和瓦斯富集渗透区分级方法等方面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完成人张延松和谢军主要参与该项目的地质构造对突出控制机制的理论分析,并阐明了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采动煤层瓦斯含量的演化规律。
4.提交总报告成果及验收事宜,由我单位总体负责,重庆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协助完成;所得数据各方共享;各单位在自己研究的方面,利用本成果数据发表文章、取得知识产权等则为各单位独自享有;申报奖项时,各方协商联合申请。
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