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30 | 次数: |
闫江伟,男,汉族,1979年8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公派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访问学者,煤炭行业科技服务矿井瓦斯预测与治理专家,郑州市煤矿安全技术专家,《煤矿安全》杂志第一届青年专家委员,《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现任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所长、煤炭行业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煤矿瓦斯地质信息化与透明化,CO2地质封存
科研项目情况:
(1)2011-2016年,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40-005,全国重点煤矿区瓦斯(煤层气)赋存规律和控制因素,经费2323.94万元,已验收,排名2
(2)2011--2015年,全国重点煤矿区瓦斯(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经费889.10万元,已验收,负责人。
(3)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全国重点煤矿区瓦斯赋存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2008ZX05040-005),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经费884.44万元,已验收,排名5。
(4)2015-2019年,煤矿瓦斯地质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平台研究与开发(152102210105),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已验收,经费10.0万元,负责人。
(5)2020.01-2020.12,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河南废弃煤矿瓦斯资源评估与开发利用规划”-河南省废弃煤矿井瓦斯资源量调查课题,经费18万元,已验收,排名3。
(6)2017-2018年,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块状煤与颗粒煤解吸特性对比实验研究,已验收,负责人。
(7)2020-2021年,煤储层裂隙网络四维表征与瓦斯渗流机理(202102310221),河南省科技攻关,已验收,经费10万元,排名4。
(8)2020-2021年,瓦斯地质信息化及决策应用研究(202102310619),河南省科技攻关,已验收,排名2。
(9)2011--2013年,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规律研究,企业重点项目,经费135万元,结题,负责人。
(10)2014-2018年,平煤股份瓦斯地质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平台研究与开发,企业委托项目,经费40万,结题,共同负责人。
(11)2022年,山西金地煤焦有限公司赤峪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企业委托项目,经费42万元,结题,负责人。
(12)2022年,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3#、9#煤层瓦斯地质图编制,企业委托项目,经费25万元,结题,负责人。
(13)2022年,瓦斯三维地质建模及动态更新技术研究,企业委托项目,经费80万元,结题,共同负责人。
(14)2022年,动态瓦斯地质属性建模技术研究,企业委托项目,经费70万元,结题,共同负责人。
(15)2024-2025年,焦作矿区瓦斯地质特征与瓦斯赋存规律及工程部署研究,企业委托项目,经费78万元,在研,负责人。
(16)2023年,恒源煤矿深浅部瓦斯地质图整编,企业委托项目,经费15.5万元,结题,负责人。
(17)2022-2023年,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权煤业瓦斯地质图绘制技术企业委托项目,经费14万元,结题,负责人。
科研成果及获奖:
(1)2009年2月,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6。
(2)2004年,平顶山矿区构造演化与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煤炭工业十大成果奖,排名10
(3)2010年,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12
(4)2021年,穿层水力冲孔防突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2。
(5)2022年4月,瓦斯抽采钻孔动态封堵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
(6)2019年11月,煤矿瓦斯赋存和运移的力学机制及应用,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8
(7)2018年,基于瓦斯地质的薛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10
(8)2013年,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规律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国际领先,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2。
(9)2022年,穿层水力冲孔防突关键技术及工艺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2。
(10)2023年12月,煤层顶板网状裂隙带定向钻孔高效抽采瓦斯技术,获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4
标准与专利:
(1)2010年6月,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颁布,主要起草人。
(2)2020年7月1日,煤矿瓦斯地质图管理技术规范,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国家能源局,已颁布,主要起草人。
(3)2022年5月,采煤工作面低位抽采巷技术规范,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国家能源局,已颁布,主要起草人。
(4)2023年7月14日,一种仿真环境下煤矿瓦斯动力灾害模拟实验装置(CN 114487289B),排名1
(5)2024年1月26日,氮气驱替煤层气用复电阻测量系统及方法(CN 108414836 B),排名1
(6)2023年5月12日,一种煤矿瓦斯突出预测装置(CN 114352262 B),排名2
(7)2024年09月20日,一种防止冲孔煤水堵塞瓦斯抽采筛管的结构及设计方法(CN111911119B),排名2
(8)2023年12月8日,模拟煤体水力压裂用复电阻测量系统及方法(CN108614156B),排名2
论文情况:
[1] 闫江伟,张小兵,张子敏. 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控制机理探讨[J].煤炭学报,2013(7):1174-1178. EI收录:20133416650825,他引180余次,入选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
[2] Yan jiangwei; Feng xiang; Guo yan; Wang wei; Wu lei; Tan zhihong ; Desorption Effects and Laws of Multiscale Gas-Bearing Coal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etamorphism, ACS Omega, 2021, 6(34): 22114-22125 (SCI收录)
[3] Yan jiangwei; Feng xiang; Guo yan; Jia Tianrang; Tan zhihong ;Discussion on the Main Control Effect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on Coal and Gas Outburst, ACS Omega, 2023 (SCI收录)
[4] 刘操,闫江伟(通讯作者),赵春辉等.煤中超临界CO2解吸滞后机理及其对地质封存启示,煤炭学报,2024(7)
[5] 闫江伟; 薄增钦; 杨亚磊 ; 纳米级孔隙对构造煤吸附瓦斯能力的影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10): 131-136
[6] Yan, Jiangwei; Jia, Tianrang; Wei, Guoying; Zhang, Mingjie; Ju, Yiwen ; In-situ stress parti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on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in the basin-mountain transition zone:a case study of the Pingdingshan coalfield, China, Sadhana : Academy Proceedings in Engineering Sciences, 2020, 45(1) (SCI收录)
[7] Yan Jiangwei, Tan Zhihong. Research on Coal Bed Methane (Gas) Occurrence Controlled by Geological Tectonics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e: A Case Study of the Pingdingshan Coalfield, China. Shock and Vibration,2021(SCI收录)
[8] 闫江伟; 武磊; 王俊铭 ; 不同变质煤的瓦斯解吸粒级效应及规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 28(07): 95-101
[9] Yan Jiangwei.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Contained in Coal and the Behaviors of Methane Adsorbed by Coal at Isothermal High-Pressure Con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584-588. EI收录:20130215879866
[10] 闫江伟.岩浆侵入对宣东二矿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J].煤矿安全,2013(4):10-12.
[11] Yan Jiangwei, Wang Wei, Tan Zhiho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outburst coal body in Pingdingshan tenth coal mine. Procedia Engineering(SciVerse ScienceDirect), 2012:329-333
[12]闫江伟,张玉柱,王蔚.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43(2):18-23
E-mail:gisyjw@hpu.edu.cn
联系电话:131831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