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03 | 次数: |
王燕,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全与能源工程学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燃爆动力灾害预警与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危化品燃爆灾害防控”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原英才计划-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优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等,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荣获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全国高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首批黄河教育智库专家,河南省侨界贡献奖(个人),河南省煤炭学会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技一等奖等奖励。
兼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青年技术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第三届青年编委、《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煤炭科学技术》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Industrial Safety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Engineering 编委、《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Nanomaterials客座编辑。
王燕教授秉承河南理工大学“明德任责”校训和“好学力行”校风,聚焦能源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河南省新能源、新材料等急需关键核心领域和行业产业重大需求,以“特别能战斗”的科研精神为指引,以教书育人、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己任,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理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跨界创新:开辟化工安全新方向
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面对日益增长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和新能源安全重大需求,王燕教授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创建学科,围绕“危险化学品燃爆灾害监测预警、危险化学品燃爆致灾机理、危险化学品燃爆应急处置”三个研究方向,开辟了以“灾前预防-致灾过程-灾后应急”为主线的危险化学品燃爆灾害防治全链条研究。带领学生研制出系列高灵敏危害气体传感器,开发出新型高效环保抑爆材料、气固协同抑爆技术等,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领衔的创新团队已成长为学科交叉创新标杆,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多项,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立德树人:严慈相济育英才
“教师是我的第一身份”,从教十年来,王燕教授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她采用“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和“焦作市优秀教师”称号。
王燕教授把与学生交流谈心固定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持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和家庭情况。“外出工程实训时,王老师来到宿舍和我们聊天,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主动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她指导的本科生回忆道。针对研究生,她鼓励学生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发散思维、勇于探索尝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素养。“有什么想法随时来找我讨论交流”是她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课题组学术交流会更是学生与老师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经常持续到深夜。对待学术论文,她坚持往深处挖掘、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的严谨态度,培养的研究生人均发表权威期刊论文2篇以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细致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塑造了一批具备“扎实功底+创新意识”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人才。王燕教授不仅是严师,更是慈母般的大家长,从本科生学习、研究生报考、博士申请到就业选择,她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
矢志报国:科研路上的永动机
“成功没有捷径”——这句朴实的话语,是王燕教授的座右铭,也是她近二十年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1999年,王燕教授在信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开启学习之路,200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后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在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名校里,她系统掌握了化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博士毕业后,加入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从讲师做起,历经副教授、教授到二级教授的学术晋升。
2014年,为突破科研思想禁锢和关键研究技术瓶颈,她远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访学。“那段经历让我接触并理解到了安全学科科学研究的全球最前沿,也坚定了我回国服务的决心”王燕回忆道。如今她正带领团队向“危化品与新能源安全”新领域进军。在他人眼中,王燕教授是名副其实的“科研永动机”,她坚持亲自指导学生实验,手把手传授科研方法,无数个深夜的实验室里,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她的办公室常常是学院最后熄灭的一盏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王燕教授频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深入探讨前沿问题。她的忙碌与努力使她在领域内获得广泛认可,并荣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学术称号,也成为了河南理工大学第一位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的青年教师。但面对荣誉,她始终保持谦逊,正如她常对学生说的:“科研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