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先进事迹
一、“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让数学之美走入生活
数学之美,思维之美、理性之美。
30余年前,描写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无数人对探索数学未知的向往;
20余年前,陈省身登高一呼,让国人燃起中国数学走向国际数学前沿的无限期望;
今天,以姜伯驹为代表的一代数学家致力于数学的推广与普及,执着于数学人才的引领和培养,让数学之美为人所知,引人入胜。
姜伯驹,让数学从殿堂走入生活,躬耕三尺台、执教五十载,宁静致远、为霞满天。
矢志不渝——
“做研究,90%的失败,10%的成功。成功很快就过去了,经常要面对的是失败。”
“困扰是习以为常的,这是常态。”已迈入古稀之年的姜伯驹,如此谈及在数学领域潜心钻研近60年的感触。
姜伯驹生于数学世家,其父姜立夫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早年的老师,姜伯驹16岁考入北京大学,自此,一生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
之所以考入北京大学数学方向,是因为父亲的一句话,“不管你念什么,要找有最好的老师的地方。”
谈及对数学的兴趣,两件往事让姜伯驹记忆犹新。第一件是姜伯驹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函数是可以积分的话,是不是至少在一个点上要连续?”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以上的数学系学生来说是常识,但对于一年级的姜伯驹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思考的日子是痛苦而幸福的,夙兴夜寐,整整一个星期,想通了。这件事让姜伯驹进一步萌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初步树立了钻研数学的自信。
第二件事,是三年级,系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指派教师指导其学年论文。指导姜伯驹的是江泽涵,江泽涵给姜伯驹看了一篇刚发表于一本匈牙利期刊的数学论文,姜伯驹看后发现文章的论证是不对的,告诉老师,老师起初不相信,后来认可并鼓励他重新论证或推翻其结论,遗憾的是,姜伯驹未能做到,“这件事情告诉我,首先,搞研究不能迷信于前人,哪怕是大家;其次,数学之研究往往是留有遗憾的。”
“问题解决不了,就先放下,但不要放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姜伯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当年他质疑的结论终被人推翻。就这样,一个问题被姜伯驹惦记了整整30年。
北大读书期间优异的成绩让姜伯驹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成为了江泽涵先生的助手,开始从事不动点理论的研究。
上个世纪60年代,刚满25岁的姜伯驹通过研究基本群的一个子群,有效地计算了一类较为广泛的空间的Nielsen数。这一工作迅速引起国际拓扑学界的关注,重新激活了Nielsen不动点理论。从此学界将这一子群称为“姜群”,把姜群与基本群重合的空间称为“姜空间”,成为了不动点理论中的常用术语。
“我做数学,是因为这个领域的问题吸引着我。我很少去想,做成了如何,做不成了又如何,我是凭着兴趣在做,同时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可能只有一个有了心得,其他的都无进展,这是常态。做成了,高兴是主要的,同行的认可是最好的激励,荣誉是副产品。”姜伯驹说。
春风化雨——
“直接告诉答案不是最尽责的,让学生自己搞明白,哪怕是再多给他一个台阶。”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姜伯驹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尽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等诸多角色,姜伯驹始终珍惜和坚守自己的教师身份。
北大毕业后,姜伯驹可以选择去中科院数学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如果留在高校,即使学术上时有挫折,起码我能将自己的所学对学生们有所贡献。”姜伯驹最终选择留在北大任教,并从此开始了五十载的执教生涯。
五十载春风化雨,半世纪桃李满园。
“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简单,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搞明白,哪怕是再多给一点启发,再多给一个台阶,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走上去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姜伯驹始终在教学中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这样的方法得益于姜伯驹的老师江泽涵先生的启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姜伯驹刚刚开始科研工作时,江泽涵先生给他出的问题,他往往很快就能算出来,可是江泽涵先生总是说看不懂,让姜伯驹回去再论证得透彻一点。如此七八个反复思考的过程,姜伯驹对问题的理解已和当初大大不同,包括“姜群“等很多成果也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获得。
姜伯驹讲课严谨认真、循循善诱是有口皆碑的,有学生形容:“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
姜伯驹的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易于理解,并且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姜伯驹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也不相信有万能的教材或教学软件,他认为教师应该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将自己的体会传达给他们。
“以前有媒体报道我身为院士还亲自为本科生授课、批改作业。这没有什么特殊的,本来就是教师的分内之事。”姜伯驹喜爱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因为提问就代表了思考,他也把解决学生的疑问当作重要的问题来对待。
在姜伯驹不大的办公室内,最醒目的是墙壁上悬挂的两块大大的黑板,一块被姜伯驹当作备忘录和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近期姜伯驹要看的书、要修改的论文、要参加的学术会议等;另外一块,就是姜伯驹专门用来和学生讨论问题的。擦了又写满,写满又擦去,那块黑板见证了姜伯驹和学生探讨问题的热烈。
“始终和年轻人在一起,启发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姜伯驹用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对年轻人的热爱和期望。
躬耕不辍——
“数学不但能够训练出清晰思维,而且能够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品格。”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姜伯驹说。
“一个邮递员每次送信,要走遍他负责投递的街道,完成任务后回到邮局。问他按怎样的路线走,所有的路程最短?”“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哥尼斯堡城,那里有7座桥,当时那里的居民热衷于一个难题:一个散步者怎样能一次走遍7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
这是姜伯驹上世纪60年代利用业余时间写的数学科普小读物《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中的两道题目,有趣且引人思考。
姜伯驹始终强调数学教育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的一步,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环节。他认为,世事纷繁,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难断。只有在数学单纯的境域里,一个孩子才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大人说“我是对的,是您错了”,才能做到既不迷信家长也不迷信老师,而是相信逻辑的力量。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国家都把数学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基石的原因。数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根基,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数学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一个是解决现实中其他学科的需求。
姜伯驹一直强调数学在其他学科及技术领域的应用,他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国家建设对数学教育的需求。“数学系不应该只培养数学家”,“数学系要培养一大批懂数学的人,懂数学就是要有数学修养,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作用。”
1995年,姜伯驹牵头14个院校参加“面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国家项目,并亲自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通过这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对数学类专业的教学规范进行了调整,增加弹性,使我国数学课程设置也能适应如统计、金融、软件等社会各新兴行业对数学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姜伯驹有这样一个心愿,他希望中国的数学发展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地了解数学,同时,很多在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可以广泛地进入到其他领域去工作。为了这个心愿,今年已73岁的姜伯驹并不“服老”。
桑榆非晚,为霞满天。姜伯驹,皓首之心,躬耕前行。
采访手记
数学有一种“魔力”,那种“魔力”可以让人在纷繁中宁静下来。
数学是永恒的,不论何时何地,它都是独立的,它的逻辑力量给人追求真理的勇气。
数学家与哲学家有共通之处,他们都可以在混沌中寻找到“确定性”,而这种确定性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这是记者在采访姜伯驹先生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
“我从不去争取什么,既来之则安之。我也从不与人刻意争辩什么,因为在数学中,是与非,其实很清楚。”这是记者听姜伯驹先生谈得最多的话。
和姜伯驹先生一席谈,你会体味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境界,也会感悟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风范。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几年前,记者有幸采访陈省身先生,如今,记者有幸采访到姜伯驹先生,两位数学家给人的感受是有共同之处的。
二、“教书育人楷模”——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在三尺讲台,她慷慨激昂;在评课现场,她睿智而真诚。
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高龄仍不舍讲台,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实践写成这句话。
真爱育人——
“课一定要教到学生心中”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大上海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
“于老师的语文课就是有魔力,”时隔20多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老师沈一敏记忆犹新: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字的灿烂世界中翱翔。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于漪常说,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渗透其中。
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各类学生。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然而,在于漪眼里,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找同学一个个谈心。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于漪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教学改革——
“教育方法要随时代改变”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
从1951年站上讲台,于漪就始终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法。
“在教学上从来不重复,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反复地教,也是如此。”在教育界,于漪被公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形象代言人。
于漪说,其实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她一度认为语文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她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
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思想,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1996年,她倡导“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随着改变。”于漪说,教师对孩子们不要轻易说“不”。“一些老师埋怨现在学生太淡漠,其实他们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灌溉学生们情感这块‘盐碱地’,必须找准切入点。孩子们喜欢周杰伦的歌,我也去认真听,发现他的歌风格独特,歌词也有文化含量,最主要的是自我陶醉式的演唱适合独生子女的自我倾诉。做教育,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之余,于漪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成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出版。
“活的教育学”——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
“不要让题海毁了孩子!”“好好钻研学科的规律,将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无缝焊接,唤醒孩子青春的心灵……”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于漪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回响在礼堂中每一位老师的耳畔。青年教师们说,于漪就是“活的教育学”。
“教书除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是熏陶思想。老师要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点上,将平凡的工作和孩子的今天、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漪常常对青年教师说。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即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
当老师,于漪始终忙得不亦乐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就开始“带教”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如今,她还在为上海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和上海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带教。除了担任华东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4所大学的兼职教授,81岁高龄的于漪还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的重任。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她还通过远程教育网,为云南、新疆等地教师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采访手记
曾多次在荧屏上见到于漪的师者风范,9月8日晚,记者终于在北京国谊宾馆和她面对面。对话从语文该怎么教谈起——
“文章是立体的,教出个性才有感染力。”于漪侃侃而谈,朱自清的《春》生机盎然,像英国的水彩画;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光影质感,是五光十色的油画……记者仿佛置身于她的课堂。
语文要教什么?教师要干什么?教育要改什么?在同于漪老师的交谈中,记者如沐春风。
在于漪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永远的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随行的韩老师告诉记者,于漪从上海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81岁高龄还在担任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和教学上,干劲一如年轻时。
“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了,我还要继续努力。”有人说,于漪是教育界的“不老传说”。诚然如此!
三、“教书育人楷模”——王生英:爱心,坚守山乡三十七载
“党和政府夸奖我,山里乡亲支持我。我没觉得在山里教书是难事儿。”刚获得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山村小学教师王生英这样说。
从1974年开始走上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讲坛,至今已经37年,王生英也由天真烂漫的少女成为年过五旬、满头华发的“老”师。
“一个‘爱’字,将我拴住了”
谈起几十年当老师的风风雨雨,王生英乐观开朗:“一个‘爱’字,将我吸引住了、拴住了,让我一直坚守下来。”
“神圣天使”,王生英用这样的词汇表达自己最初对教师职业的感受和尊重。上小学时的一件事至今让她记忆犹新——有一次不小心,她将李老师的一瓶水踢翻,在山里,饮用水是非常珍贵的,特别是在以红旗渠闻名的林县(今林州)。王生英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李老师却微笑着说,没事的,别紧张。
这件事促使王生英走上讲坛,1974年高中毕业,她就在当地50多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民办教师。37年来,她用爱心滋润着山里的孩子。现在一些学生的父母也曾是她的学生。
王生英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需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她幼年患小儿麻痹落下身体残疾,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
1978年6月,连绵大雨下个不停。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她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乡亲们每当看到她这个样子,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掉眼泪。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30多年的教学生活,王生英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常年在山间小道上跋涉,她竟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承诺了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就不能变”
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王生英多年的愿望,她说:“我承诺了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就不能变,就要坚持。”
1986年,王生英自愿到偏僻、艰苦的桃园学校任教。为了改善学校条件,她找来丈夫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垒好土墩,修整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又自己花钱,和丈夫修补教室。丈夫的支持让她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她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学生,也感染着无数的村民。
在教学上,王生英坚持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她教学方法灵活,讲课语言简洁清楚,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卸甲平村学校尽管校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她考虑到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很单调,于是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000元钱,购买了学生喜爱的图书,订了《小学生学习报》等报刊,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让孩子们课余时间有了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十多年如一日,历尽艰辛,无悔追求,王生英默默诠释着自己对教师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深厚挚爱。
“有付出,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为了孩子们读书方便,王生英曾经多年把学校办在自己的家里。她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
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家里欠了人家一大笔债,而她当时每月只有70元的工资,怎么办?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把家里可卖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盖房的钱还是不够。夫妻俩就到东姚乡李家厂村赊砖瓦。为了解决木材问题,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刨出来,又到几十里外的姨父家借了椽子和檩条。在建房的日日夜夜里,她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安全,她爱人又想尽办法,给楼梯走廊焊上了栏杆。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王生英一家四口节衣缩食,除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洗;学生们冷了,她给添加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她就像他们的母亲。为了报恩,学生和乡亲们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油、鸡蛋送到她家,她把他们的真情留下,把礼物一一退回,因为她办学不图别的,图的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
20年以校为家,10余年以家为校,王生英教过的学生有的升入了大学,有的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这真正应了王生英的话:“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王生英的付出得到社会的肯定,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七大。
她常常对青年教师说,要爱孩子,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学生文化知识。
采访手记
利用王生英在京参加教师节活动的间隙,记者采访了她。面前的王生英,是那样的普通,半旧的衣着,平常的发型,真诚的笑容,我的第一感觉是:她的学生真幸运!尽管腿脚不便,采访结束时她一定要把我送到电梯口。
就是这位普通的弱女子,已经在山村默默奉献了37年。37年,对于个体而言,确是漫漫长路。答应了,就坚守,承诺了,就不变。兑现一事并不难,兑现一时也不难,而她辛勤地坚持37年为社会培育人才。王生英身上闪现着不普通的精神。
这精神是无言的挚爱。王生英真诚地爱着一茬又一茬的学生,正是因为爱,崎岖的山路、艰苦的生活,都不再是困难;正是因为爱,说起自己的教学生涯,她满脸的幸福。
公与私,在她那里处理得也令人敬佩。以校为家,以家为校,这位表面普通的弱女子其实是伟岸的,高大的。
四、“教书育人楷模”——徐英杰:职业教育最适合我!
天津职教系统最年轻的高级教师,教育部计算机设备配置与规划的特聘专家,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此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0位获奖教师中唯一的一位来自职业院校的教师……
见到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徐英杰时,记者有些意外,身上有如此之多光环的他还不到40岁。“职业教育最适合我!”他对职业教育的热爱更令人感动。
生于教师之家的徐英杰,1993年从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面对众多岗位,他却选择了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十几年来,虽然不断有网络公司高薪聘请,但他一直执著而辛勤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
学生喜欢的“知心哥哥”
在朝夕相处中,学生们把徐英杰当成“知心哥哥”,不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都“愿意和徐老师聊聊”。
徐英杰教过这样一个女生,平时不喜欢学习,在班里以“大姐”自居,动辄对同学吆三喝四。问及原因,她说:“老师你不用管我,我什么都学不会,我就是一个‘笨蛋’!”这句话让徐英杰很震惊。通过观察,他发现这名女生打字非常快,就鼓励她发挥这个特长。通过刻苦练习,她的打字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久违的自信回到了她的脸上,对同学再也不暴力相向。
在徐英杰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他说,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观察和实践能力很突出。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施教,就一定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回成就感。
17年来,一大批学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成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高手和IT行业的骨干。他教过的学生,遇事也都喜欢和徐老师聊聊,因为他们都把他当成了朋友、兄长。他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离不开的良师益友。
课堂教学的“徐琢磨”
中职二年级“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课,很多学生觉得它太枯燥。经过反复思考,徐英杰在第一节课上提出:“想不想知道收音机是如何工作的?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收音机?”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学期中,学生边学习边制作,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这是徐英杰教学的一个特色。由于善于思考,师生们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徐琢磨”。经过17年长期的“琢磨”,徐英杰的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综合性,专业实训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学生们说,徐老师的课是最棒的!
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徐英杰灵活组织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剖析,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增删,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学期、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他讲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例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有些班他侧重于原理的讲解,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好问“为什么”;有些班他侧重于实践指导,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好问“怎么做”。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教学方法,徐英杰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他专门制作一个课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主板部件的安装和设置,这样既为学校节省了实习的费用,又使学生实践了操作技巧。在期末考核中,使用课件的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率达到了100%。
职教领域的“一面旗”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职校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徐英杰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探索。
一名学生喜欢网游,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徐英杰没有批评他,反而在帮他“过关”时,引导他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发现他有制作小游戏的想法,就教他编程,给他动手的机会,同时让他认识到“没有扎实理论基础,游戏也编不好”。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学上是存在差别的,要注重以实践带教学。”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前途。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徐英杰经常“琢磨”的问题。他提出以用人单位要求为目标,倒排课程的思路,组建实验班,将并行授课方式改为串行模块化授课方式,并组织科研人员先后编写了多门实训课教材。这种模块化授课方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这也使得毕业生的签约率大幅提高。
徐英杰常常运用计算机各种相关技术,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从来不用送出去维修,学校新机房的建设都是由他带领学生完成的,学校的网络系统由学生参与维护。至今他已为学校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费用。他教过的毕业生不少成为用人单位抢手的人才。2008年,他指导学生成立“修罗数字媒体工作室”,担负起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的支持工作,还对外承接项目,指导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作为一名专业授课教师和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徐英杰精心钻研竞赛项目,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近三年来,在他指导下,计算机职专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后获得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徐英杰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如今,徐英杰已成为天津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采访手记
“你为什么选择到中职任教?”之前查阅过徐英杰的履历:1993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却选择去中职。见到徐英杰,记者首先抛出了疑问。
“我热爱职业教育!”面对记者的提问,徐英杰言语朴实干脆。他说,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千万产业大军,是人才金字塔最稳定的基石。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我喜欢琢磨新东西,并在第一时间教给学生,紧跟时代脚步的职业教育最适合我。”
正是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徐英杰在实践中不断地琢磨,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践带教学。这些方面恰恰抓住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徐英杰老师的课堂因此格外受人欢迎。
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前不久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相信,有这样一批可敬可亲的职教老师,我国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五、“教书育人楷模”——普琼:让“生命禁区的禁区”充满读书声
仲巴县位于西藏的西南部,在日喀则地区18个县市中海拔最高。因为海拔高,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繁,被当地人称作“生命的禁区”。
在仲巴县所有的小学中,仁多乡完小海拔最高。5000多米的海拔,恶劣的气候,艰苦的条件,使得仁多乡有了“生命禁区的禁区”的称号。
就是在这“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仁多乡完小校长,一个人坚守高原讲台,整整7年。
全能的“一把手”
2003年,在康马县小学任教的普琼调任仁多乡完小校长。
刚到仁多乡完小时,学校只有3名代课老师和2名专业老师,远远满足不了6个班4门课的教学任务。普琼主动要求接下了一个班的藏文课和另一个班的数学课。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他一丝不苟。
在这片“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把他的整颗心献给了学生,他生活的一切和学校、学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课间,他和学生们一起唱歌、打球、做游戏。夜里,他在学生宿舍查铺,轻轻地给孩子们掖好踢掉的被子。学校放假,他亲手将最后一个学生送走,自己守着空荡荡的校园不离开。
因为地处牧区,各家各户住得十分分散,为了方便上学,学生一个学期回家一次,吃、穿、住等一切事项全由学校统一负责。
仁多乡的气温常年偏低,到了冬天学生们常常被冻得手脚发麻,根本握不住笔。“每当看见有学生因为穿不暖和,冻得直发抖时,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每学期普琼都会自己出钱,给家里条件困难的孩子买些御寒的衣物。
普琼说,早已记不清楚这么多年,花过多少钱、为多少名学生买过东西了。“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哪忍心眼看着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受冻呢?”
一个都不能少
“刚到仁多乡时,家长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请假或者逃学回家放牧的事情时常发生。”因此,“控辍保学”,让每个适学儿童都能走进学校,是当时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连夜步行几公里的崎岖山路追赶逃学回家的学生,露宿草地、挨饿受冻对普琼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用最直观的事例说服固执的家长,身边随处可见的食品包装袋成了普琼最常用的道具。每每遇到态度坚决的家长,普琼就会拿起一个包装袋,指着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字样考家长,自是把不识字的家长考得一头雾水。听过普琼解释这些词义,恍然大悟的家长也痛快地同意把孩子送回学校。
每逢学校放假,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普琼会再三叮嘱,以保证开学时家长能把学生按时送回来。新学年开学前,普琼会拿着县教育局统计的当地适学儿童名单,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仁多乡的几个村分布零散,而且相距较远,去村里“劝学”、“保学”,一趟就要花上几天时间。几年来,为了不让一个仁多乡的孩子辍学,普琼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寒暑假,回家看看父母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34岁的他身患多种疾病。2008年,普琼患上了肾结石,县教育局给他批了两个月的假。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回到了学校。他说:“我放心不下学校,放心不下孩子们。”
经过普琼和学校老师几年的努力,仁多乡完小在仲巴县所有乡镇小学中,适学儿童入学率最高、巩固率最好。2006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控辍保学”的任务。今年开学时,更因为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收的60人,又多开了一个班,入学率达到100%。
普琼说:“这几年学生不上学的事已经很少发生了,父母都愿意送孩子来学校读书了。”话语间,不禁流露出些许的自豪。
要尽一切努力
几排平房,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几把尺子,几乎是仁多乡完小所有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现代化教育手段带来的便利,提高教学质量,几年前普琼自费给学校添置了一台电脑,供全校老师使用。
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普琼要求在每个班上开展“班干部轮换制”。“上课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让他当纪律委员;功课总是掉队的学生,就当学习委员……”在这个规定的激励下,原本不守纪律的学生渐渐地开始自觉维持班里秩序,原本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考试成绩也一点点地有了提高。
仁多乡完小率先建立起健全的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普琼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校连续三年来被仲巴县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就是我的工作。仁多乡是苦,可自打到了仁多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想过离开。”普琼,这个年轻的教师,这个普通的小学校长,用他的行动,履行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承诺,让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生命禁区的禁区”。
采访手记
采访普琼的过程,对记者来说无疑像是一场艰难的探秘。
这个坐在记者面前不停扯弄手里纸片的藏族小伙,有着出人意料的害羞和腼腆。对于各种问题,他更多的时候只是用安静的笑来回应。他的寡言少语,很难看得出“堂堂一校之长”的影子。
聊起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回答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在他看来,他是一名教师,所以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理所当然、那么“不值得一讲”。
而正是因为这份“其实没什么”“都是应该的”的朴素情感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让他无怨无悔地在仁多这片令世人敬仰、甚至敬畏的“生命禁区”扎根执鞭。
六、“教书育人楷模”——石雪晖:“葡萄教授”
9月8日晚,教育部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揭晓。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从9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葡萄110”
与新中国同龄的石雪晖是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学术专长是研究葡萄,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称她“葡萄教授”。而在农民朋友眼里,她是葡萄种植户的“守护神”,无论谁家遇到什么难题,首先会想到向她请教。而石雪晖不管多忙,对农民朋友的困难总是有问必复、有信必回。久而久之,她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110”。
9月10日上午,石雪晖和几位获奖教师应邀到光明日报社参加交流活动,她在路上还接到湖南省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葡萄种植户王浪飞打来的咨询电话。石雪晖在电话中耐心地告诉对方如何施肥、枝蔓怎么处理,一口气讲了十几分钟,直到对方满意地挂了电话。
30多年来,石雪晖热心为“三农”服务,足迹遍及全省50多个县市,为农民科技致富作出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南方吐鲁番”
在湖南澧县,石雪晖的学生王先荣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他牵头组织的湖南农康葡萄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73户,遍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种植户每亩葡萄能赚1万多元。王先荣光荣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殊荣。在他看来,他的成功离不开石老师的帮助,他们在南方数省推广种植的欧亚种葡萄(提子),就是由石老师选种培育成功的。他说,石老师为人师表,平时大家喜欢喊她“石妈妈”。
王先荣说,上世纪90年代初,巨峰葡萄每斤只能卖8角到一元钱。他在广州、深圳的超市发现,一种叫“提子”的进口葡萄每斤能卖到20多元。他萌发了引种“提子”的想法,家里人都反对,因为南方多雨、潮湿,不易成功。但石老师对此表示支持,她查阅大量资料,制订了科学的技术路线,创新性地建立了欧亚种葡萄的避雨栽培模式,开展了大量的品种引进工作,先后引入240多个品种,选育出20多个适宜南方栽培的品种。
如今,“南方提子”被广泛种植,价格也降到每斤4元至6元。湖南澧县的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年产值超过2亿元,堪称“南方吐鲁番”。而湖南全省推广种植欧亚种葡萄达40万亩,南方数省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科技特派员”
石雪晖从教34年,一直承担着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9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无论哪个层次的课程,她都求精、求实、求深,探索出一套让学生自学课程、备课试讲、老师全程引导、课后评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她还常说:“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一些种植户常因各种原因导致葡萄主梢未挂果而绝收,石雪晖有针对性地开展“葡萄负梢挂果研究”,成功解决了前茬未挂果的问题。2008年8月15日,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来到石雪晖的试验基地,高兴地说:“这与我们的‘再生稻’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通常,葡萄只能在7月前后收获一季,到8月初就罢园了。葡萄在高峰期上市,也很难卖出好价钱。通过冷藏等措施,葡萄也能储存一段时间,但毕竟不新鲜。于是,石雪晖带领课题组又开始新的研究。王先荣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葡萄可望实现6月到11月,每个月都有新鲜葡萄上市。
2007年4月,石雪晖又受聘担任宁乡县金洲乡关山村的“科技特派员”,帮助村里做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规划。石雪晖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富裕起来了,她自己喜爱的交通工具仍是那辆旧单车。湖南农大的学生把石老师的事迹编成校园音乐剧《葡萄教授》,届届相传,成为同学们心中珍贵的记忆。
采访手记
9月10日下午,石雪晖在教育部参加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大会后就提前离京返回长沙了。石老师说,从9月13日起,她一连四天晚上都要给全校同学上“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公选课,耽误不得;而且,自己来北京开会,一岁多的小外孙好几天不见外婆会想自己的……从教育部赶往机场途中,记者在车上“争分夺秒”与石教授畅聊,也近距离感受到“石妈妈”对学生博大的情、对亲人深沉的爱。
“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妈妈”,这是熟悉石雪晖教授的人对她为人师表发自内心的评价。“当一个老师很容易,当一个好老师很难”,石雪晖说,她从教30多年,也许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努力让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是湖南农大石雪晖教授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国高校的使命所在。
七、“教书育人楷模”——吴邵萍:用爱浇灌幼教苗圃
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
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
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拼命三郎”。
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
再微小的细节都不能忽略
吴邵萍的衣兜里,总是揣着一沓纸巾。“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懂得照料自己,嘴边常挂着吃饭时留下的米粒、菜渣。天冷时孩子容易着凉,鼻涕老是流个不停。兜里放上些纸,走到哪就能帮孩子擦到哪。”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养成的工作习惯还不止这一个:帮孩子整理翻起的领子、袖口,掖好露出的衣角……孩子爱跑,吴邵萍就一个一个紧跟着追;孩子爱动,吴邵萍就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整理。她还特别叮嘱园里的老师,“孩子的事没有小事,再微小的细节,我们做老师的都不能忽略。”
容不下孩子落单,听不得孩子哭,也是吴邵萍的工作习惯。一次见到其他孩子都在教室外面做游戏,只有一名小班的男孩子坐在角落里,哭闹着找妈妈,任谁也哄不住。吴邵萍赶紧上前,拉起孩子。“走,咱们跟小朋友一起玩去。”“不要!”孩子挣开吴邵萍,哭得更凶。“那听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听着吴邵萍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孩子渐渐止住了哭泣。
在吴邵萍看来,对孩子的爱很简单,“爱孩子,就是他哭的时候,你懂得安慰他;他遇到困难时,你乐于陪他一起面对;他难过时,你愿意抱一抱他。”
不断学习才能干得更出色
1983年刚参加工作时,吴邵萍只有中师学历,“继续上学,多读些书”是她最大的愿望。得知市里要举行成人自考,吴邵萍第一个报了名。“我不是不想当幼师了,而是想当一个好幼师。多读点书,开阔眼界,丰富学识,从而让我在岗位上工作更科学,更高效。”她说。
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吴邵萍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上课、学习。常常是饭也顾不上吃,下了班就骑车赶往上课地点。就这样,从大专到本科,再到研究生课程班,27年里,她一步一个脚印。
为了全面提升幼教方法,她还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一年暑假,吴邵萍借来了一本教育心理学大师皮亚杰研究儿童早教问题的专著,“薄薄的一册书,竟然怎么也读不懂。”于是她决定抄书,为了弄懂、吃透书里的内容,她边抄边读,还边在笔记本上标上各色的注解、记号。南京的夏天酷热难耐,可怀有身孕的吴邵萍一坐就是一个假期。
多年来,吴邵萍收集整理的30本资料册和多本学习笔记,已经塞满了她的三层书柜。
吴邵萍说,“不断学习,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幼儿教育,踏实钻研,才能把幼儿教育的全貌看得更清楚,干得更出色。”
为年轻教师搭建更大舞台
在吴邵萍感染下,园里的老师们也产生了深入探讨教学方法的热情。
为了给园里的36位老师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吴邵萍从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作为幼儿园的常驻专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点评和指导。
为了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教学要领,吴邵萍特意制定了“两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两位老教师带一名新老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邵萍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
宽容,耐心,互助,在“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下,年轻老师不仅快速积累了经验,也渐渐融入到创新教学的探索中。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吴邵萍经常被邀请去全国上示范课。但渐渐地,再有人邀请她时,她都婉言谢绝,“请我的老师们去吧,舞台应该更多地留给园里的年轻老师。”在吴邵萍的悉心栽培下,许多老师都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走过27年的幼教生涯,吴邵萍坦言,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多元,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三代家庭增多,如今的幼教环境和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而变,这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新课题。当然,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对于幼教事业来说,有两点是永远不会变的,一是对孩子的爱,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
采访手记
和吴老师接触的最大感受,是吴老师似乎有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和她亲近。
她有着幼儿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微笑自始至终挂在脸上。她也有着如孩子般天真的神情,讲起孩子的可爱,她兴奋地起身模仿,讲起工作中的小插曲,她仰头大笑。
记者不由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令人感动?
是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劲头?是对教学不懈钻研的激情?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他们对孩子、对学生最朴素的爱。正是这份持久的爱,才能换来心与心的贴近,才能支撑起所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渝。
八、“教书育人楷模”——任维鼎:大山一样的深情
山窝窝里的三尺讲台上,他鞠躬尽瘁,一站就是21年,成为山区的教学能手;
地震面前,他奋不顾身,先人后己,成为抗震救灾的先进个人。
他,就是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教师任维鼎,对学生,他有着大山一样的深情。
“我想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989年,任维鼎从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平武县坝子乡金宝小学,那时他刚刚19岁。
很多同事忍受不了山区艰苦而清贫的生活,一个又一个地离开,但是,任维鼎坚持了下来,并不断通过自考来提高自己。他先后在平武的一所村小、一所完小教书。专科毕业后,任维鼎也没有离开那山窝窝,先是在响岩中学任教8年,后又调往南坝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任维鼎的教学水平远近闻名,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总是年级第一名。讲课时,他会有意穿插很多幽默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作为班主任,他的管理方法很民主,很多事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带出了学校“最民主的班级”。
任维鼎不仅课上得好,跟学生玩得也很好。课余时间,他经常和学生一起打打篮球、乒乓球,走走跳棋、围棋。“我想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学生跟我很合得来,认为我很真诚。”他说。
“我不后悔,女儿也从没埋怨过我”
2008年5月12日中午,任维鼎正在操场准备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下午的体育测试。突然间地动山摇,地震来了!他立即奔向宿舍楼,与校长及值日教师一起组织学生迅速向操场疏散。把大部队安顿好以后,他又突然想起南教学楼三楼供电房还住着班上3名学生,立马奋不顾身地奔向废墟。
“莫慌!镇定!老师一定救你们出来!”他大声呼喊被压在废墟下的学生。几位勇敢的教师和农民听到他的呼救,也赶上来协助。没有工具,他们就用双手拼命地刨,终于把3名学生安全地救了出来。“平房的废墟中还有两个特岗教师!”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任维鼎再一次冲入废墟之中,和其他几位教师一起,奋力扒开废墟中的断瓦残砖,争分夺秒地将困在碎砖下的两位教师救出来。
忙完这些,任维鼎才想起在南坝小学读书的女儿。当他赶到时,南坝小学早已完全倒塌,女儿任铌被压在乱砖断板中。听到爸爸的声音,任铌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的腿废了”。“你的命重要,还是腿重要?”“命重要。”“那就不要说话了,喊你的时候你再答应。”这是父女俩当时斩钉截铁的对话。在大家的努力下,任铌终于得救了。
“我不后悔,女儿也从没埋怨过我。”任维鼎说。
“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平日里,任维鼎总是勇挑重担,样样工作抢在先。没事的时候在学校里转一转,什么地方需要他,他都会鼎力相助,同事们亲切地叫他“鼎哥”。领导眼里,他是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生眼里,他上课幽默,充满激情,深受大家喜爱。
“既然干了这一行,就应该认认真真工作,对得起每个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怀揣着这样朴素的想法,任维鼎在山区教师岗位上一待就是21年。
到北京领奖时,通过和其他教书育人楷模交流,任维鼎觉得,“山区老师还应该进一步参加培训,提高从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我愿意做个带头人”。新学期他被任命为教务主任,他说“我一定会尽力做好”。
“获得‘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今后我肯定会更加努力。”任维鼎的话总是这样朴实无华,时刻让人感受到他那颗赤子之心。
采访手记
“我做的仅仅是本职工作,很平凡,没什么。”这是任维鼎一再强调的一句话。采访他,我们感受到了成千上万这样默默奉献、值得敬重的人民教师。
“我认为我最大的魅力是真诚吧。”说到魅力,任维鼎不好意思地笑了。的确,他真挚朴实的话都是从心坎里流淌出来的。不过除了真诚,记者觉得他至少还有幽默。问他来北京的感受,他开口就说:“一上车就可以睡觉了,放心睡,至少能睡半小时。再近的地方,一眼看得见,走过去也要半小时。”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而爽朗,单纯而执着。
九、“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坚守大别山
放弃令人羡慕的名校工作,23年“蜗居”山区中学教书育人;身处清贫,却甘之如饴,并长年资助困难学生……
他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汪金权。
义无反顾——
放弃名校扎根山乡23年
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大别山区长大,自幼家中十分贫穷,全靠乡亲资助才完成学业。
在艰难之中发奋求学,汪金权成为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1987年,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他被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当时,听闻恩师一句“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的感叹,汪金权主动离开黄冈中学,淡然回到远离都市的山村学校——蕲春四中。
谈起当年的想法,他说:“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然而,这一待就是23年。23年里,该校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仅有数人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数百名。
真爱育人——
学生成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20多年有什么?破布鞋,掉色西装。20多年有什么?米饭馒头酸菜汤。20多年有什么?每每工作到深夜。不,其实你很‘富有’,天下桃李尽芬芳。”他的学生曾令信这样描绘自己的汪老师。
对学生的爱,是汪金权教学生涯里最动人的章节。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0多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总数累计超过10万元。
爱心接力——
让山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今年5月1日,蕲春四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华中师范大学83级部分校友。他们放弃休假,来到大山深处的学校,只为捐出3万元启动资金,并计划每年再注入10万元,在四中设立一个“金权基金”,用于资助该校贫困学子。
“我在贫困之中长大,知道这里的孩子求学是多么不易。”汪金权说,“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让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正常的教育。”
汪金权老师的事迹,感召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基层、扎根基层。据了解,今年有340所高校的近万名本科毕业生报名湖北省资教行动,与湖北省84个县级教育局双向选择,目前已有4006名毕业生签约成为农村任教的资教生。
采访手记
记者第一眼看到汪金权老师时,非常吃惊——年仅47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然而,交谈中他的脸上总是挂着一种安然、浅淡的微笑。
“我对当初的选择毫不后悔,我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追求。”名为“金权”的汪老师淡泊名利,始终安守着内心的那份纯净,默默跋涉在教书育人道路上。
与之面对面,记者看到了一个安贫乐道、甘为人梯的“陋室师尊”。
十、“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19年前,一纸调令,没有犹豫,她走上了特教岗位;19年中,几度风雨,百折不挠,她与孩子们相伴左右、不离不弃;19年后,累累硕果,灼灼其华,她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校长妈妈”。
她,就是福建省三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
荒山上的宏图大计——
“我热爱这项可以创造奇迹的工作”
“当时三明市没有特教学校,三明的聋生、盲生都要到200公里外的福州、古田等地上学,而且每年只有两三个名额。想想这些孩子,你说我能不去吗?”1991年,已经在梅列区洋溪学区当了8年校长的黄金莲,在接到调令的第三天就到三明教育局报到了。
坐落在麒麟山上的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当时还是一片长满野草的荒山,牛羊来这里吃草,不时有蛇从草间游过。为了让学校尽快建起来,黄金莲每天早晨6点起床,赶第一趟班车,下了车再走半小时山路,一个人开始了奋战。教育局、市政府,她每天上山、下山好几个来回,一个月走坏一双鞋。
“讨钱校长”是许多人对黄金莲的“爱称”,学校要发展,黄金莲得经常到各个部门“讨经费”。
特殊儿童的“校长妈妈”——
“孩子们离不开我”
对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每一次放假并不开心,因为放假就意味着要离开“校长妈妈”。
平日里,这些残疾儿童吃住都在学校。与健康儿童相比,这些孩子是非观念较差,爱跑爱闹,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对他们的教育需要更多的爱心和细心。每逢遇到孩子们晚上想家哭闹、生病或者从学校偷跑,黄金莲和老师们就得忙活到半夜。“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正是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校成了这些儿童的家,黄金莲也成了他们共同的妈妈。
“一个人,肢体可以残疾,但是,心不可以残疾。只要我们都给他们一点帮助,他们就会有希望。”1995年8月,黄金莲在招生过程中了解到一名叫江华的盲童,因为家境贫寒,后妈虐待,只好上街乞讨。当天,黄金莲就赶到他家,让他免费上学。入学后,这个孩子性格孤僻,郁郁寡欢,黄金莲就经常找他谈心,帮他树立自信。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用6年时间学完了所有课程,于2001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现在成为了市残联的按摩老师。他在给黄金莲的信中写道:“校长妈妈,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大爱铸伟业,深情结硕果。目前,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已送走的10届毕业生中,有19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余毕业生全部就业,有的还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每当这些毕业的学生结婚时,他们定会携着新婚的爱人来看望黄金莲和老师们。
舍小家为大家——
“学校就是我的家”
“亲爱的妈妈: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踏上了去往福州的列车。亲爱的妈妈,您是个好妈妈,我知道您事业心很强,一定是到乡下招生赶不上车,要不您一定会赶回来送我的,对吗?妈妈,我现在真的很想您啊,我多想在走之前再看看您,再抱抱您……您的儿子:小勇。”
这是1991年12月15日黄金莲的独子入伍前留给她的一封信。儿子走时,她正在泰宁招生,没赶上送儿子,为此,她整整内疚了19年。
“疲惫时,看到儿子的信就又有了动力。”说这些话时,黄金莲忍不住泪湿眼眶。
黄金莲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学校这个大家庭。为了更好地管理、照看学校的特殊孩子,她和爱人一直坚持住在学校里。对自己的家人,黄金莲常常有种愧疚感,可她实在放不下学校里那群喊她“校长妈妈”的残疾孩子。
这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北京之后的下一站是上海世博园。“我不能去上海看世博了,13号新生入学,我得回去。除了聋哑生及盲生,今年我们又招了智障高中班,加上12名智障生,我们要有220个孩子了。”说到学校和她的孩子们,黄金莲神采飞扬,“我会用我毕生的精力,去关爱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
采访手记
一根麻花辫从脑后绕到胸前,发梢束着一朵头花,这是黄金莲几十年不变的装扮。不管是在孩子们中间,还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她都坦然不迫,笑容明媚。她身边的人这么评价她:用心做事、用心做好事、用心做好于他人有益的事,才会有如此的恬淡和从容。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黄金莲经常说,“这都是些平凡的事,谁都能做好”。但是,想想看,在这样艰苦的工作岗位,又有几个人能如她一样不惜用尽全部心血?
采访完黄金莲,记者不禁在想,除了以爱作信仰,还能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如此的动力和坚忍?向所有工作在特殊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