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全面增强。
4年来,成果在河南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50多个专业推广应用,培养了3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综合能力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授予河南理工大学“优秀人才培育基地”称号,评价毕业生“胸怀梦想,素质高,扎实肯干,勇于担当”;豪迈集团授予山东科技大学“优质人才培育基地”。
近5年项目合作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2864项,与成果应用之前相比增长53%, 2017-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评估中,山东科技大学排名47位,河南理工大学排名91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名133位。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47个工科专业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3个,学生占比31%,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85项,省级奖610项;而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其他工科专业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8项,省级奖195项,明显低于成果应用推广专业。
(2)教师乐于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教师自觉践行“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把上好课,做好专业,培养好人才作为高校教师的初心和梦想,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设标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建设。近5年项目合作单位2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8个专业获得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获得1个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样板支部,2个河南省优秀基层组织,2个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020年河南理工大学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6门,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课程70门。近5年河南理工大学教师申报教研教改项目915人次,立项356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63篇。
(3)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示范作用明显,引发媒体广泛报道。
本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报纸、网络新媒体等报道32次,在国内工程认证界产生较大影响。如《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导,高度评价了成果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河南日报》2022年1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下工科类大学生非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取得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为题也进行了专门报道。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内外20余所高校到我校交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