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关工委《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校开展 2025 年“读懂中国”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校关工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继续开展“读懂中国”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组织
校关工委组织实施,各二级关工委承办。
三、活动目的
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四、活动形式
各二级关工委充分组织发动,围绕年度活动主题,组织青年学生与有影响力的本地、本校“五老”进行深入交流,挖掘、整理、展现他们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部署开展及初评阶段(2025年3月—5月下旬)
各二级关工委根据活动方案部署安排,具体围绕年度活动主题,确定“五老”人选,组织青年学生与之结对、交流,撰写文章、拍摄微视频、录制舞台剧(具体要求见附件1)。各二级关工委组织单位作品评审(评审参考标准见附件2)和展示,并及时以多种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各二级关工委于2025年5月26日前向学校关工委报送推荐作品及《“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和活动总结(字数1000字以内,主要反映活动做法、特色与成效等)。各二级关工委推荐征文3一5篇、微视频1一3个。舞台剧自愿推荐,各二级关工委推荐数量不超过1个。
(二)专家评审、向上推荐阶段(2025年6月10前)
校关工委于6月上旬组织相关专家对各二级关工委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并根据各二级关工委活动开展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根据相关要求,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向省教育厅关工委推荐。
(三)评审制作阶段(2025年6月中旬—12月底)
教育厅关工委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作品分类进行评审,9月下旬择优上报。教育部关工委对推荐的作品分类评审后,联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加工、制作。
(四)展播推广阶段(2025年12月底—2026年1月)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心系下一代》杂志等,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推送、刊发。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各二级关工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加强组织、创新方式,将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主动融入学校思政工作体系,切实把活动做大做强。
(二)聚焦典型“五老”,广泛发动学生。各二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重点挖掘本院系有故事的“五老”和“杰出老校友”,广泛动员在校学生积极参加,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结对访谈,有效发挥老同志“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不断增强活动的思政引领力。
(三)坚持优中选优,确保作品质量。二级关工委要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审核,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视频要生动鲜活,具有艺术表现力,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到被访谈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
(四)注重成果运用,提升育人实效。各二级关工委要重视活动各阶段的宣传推广工作,做到“拍摄一人带动一片”,通过组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开辟线上线下专题专栏等方式,加大优秀作品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增强活动育人实效。
附件:1.“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2000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佩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相机进行录音。
摄相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
(三)舞台剧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舞台剧。根据“五老”采访素材改编舞台剧,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剪辑成视频。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舞台剧,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长要求:不超过10分钟
2.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黑体居中)。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在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字即此项为0分,字数在2001-2400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 (20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 (20分) |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 (20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语言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画龙点睛作用;现场语言如采访等,出现时间合适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辑和时长 (10分) |
根据影片结构划分篇章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转换符合整体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维逻辑独树一帜。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6分钟、不足4分钟的,该项即为0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进程中的感人事迹、人生体验和所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设置 (20分) |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
舞台表演 (20分) |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
舞台呈现 (20分) |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
视频录制 (10分) |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佩戴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